
事實上看的是Michael Moore的紀錄片《資本主義:一個愛情故事》(Capitalism : A Love Story, 2009)。
看這部電影的過程裡,我不時會想到中華職棒的故事。如果Michael Moore是台灣紀錄片導演,會不會也來部
「中華職棒:一個愛情故事」?搞不好真的有。這裡頭有球迷積極投入如召喚獸,為了支持的球隊或球員,努
力在球場觀眾席吶喊或翻滾波浪舞,一切都是為了愛。也有球迷比較成熟懂事了,知道所有的愛情終將消逝,
抱著玩玩的心態跟中職談戀愛,反正都是遊戲,既然逢場作戲,又何必太計較。何況還有來自好萊塢的美國大
聯盟,那裡演算著各式各樣驚人的戀愛戲碼,我們至少可以隔岸欣賞人家怎樣轟轟烈烈。就算不看美國,也還
有日本皇民那種精緻小巧、什麼要求都細膩又算計的東京愛情故事。
反正我們早就習慣在螢幕前擁抱那些遠距離愛情。
看看這個和我們談了20年戀愛的中華職棒,他不時讓我們受騙並屢嚐背叛滋味,我們的身心像是受了個不長進
又薄倖的初戀情人的洗禮,到後來幾乎可以算是家暴了,我們還不離不棄。20年來我們總在想到底是誰讓這個
原本年輕有為有前途的孩子變成這副德行?他不停利用我們的愛和寬容去犯錯,乃至於最後看上去居然像是縱
容。結果這個不成材的傢伙到了外頭,樣樣不行到處被欺負,這倒是誰的問題咧?
回到這部電影。他講述的也是一個類似的愛情故事,對資本主義的單戀與失戀。再一次回到美國夢的破碎。這
裡面有反派(包括一堆前高盛集團和大銀行首腦,當然還有老摩最愛的小布希),有悲慘受害者現身控訴,當
然也有些正義之士無奈且無力的吶喊,尾段提到美國小羅斯福總統死前一年提出的〈第二權利法案〉保障人民
工作、受教育、醫療權利的訴求理念作為今昔對照,因為美國對資本主義的一廂情願讓他們離這些基本需求越
來越遠。結尾是老摩拉著黃色的「犯罪現場」塑膠帶把幾家大銀行、證券公司圍起來,並拿著大聲公要求那些
建築物裡的人們出來認罪。因為他們是貪婪的、無恥的把納稅人的錢財、勞工血汗所得當成一場複雜的數字遊
戲,而其中人的善性、正義都被消磨殆盡了。
回到中華職棒。我們還要繼續練習愛一個不長進又時時會欺騙我們的戀人嗎?
也許我們該成熟點,就當那些住在網路上的老公老婆們,偶爾要騙自己認真,偶爾要清醒回去過無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