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24
姜文《讓子彈飛》,爽片也!
推薦需要紓壓,需要大笑,需要看小馬哥搞笑者(不是我們那個常常 搞笑的總統)。
2011.03.01
阿公,我記得那天晚上,最後一次和你泡茶聊天的一些細節。你本來 打算要去睡了,見我回來,咱們一如往常,坐回泡茶桌,你在主位, 順手扭開火,在水燒開前,我們聊起近況。你點了菸,並不抽完就壓 熄,還有一些煙霧在我們周圍緩慢散去。桌上的菸盒、四色牌、茶點 安靜站著伴隨水逐漸滾開的聲音,你撮了兩把茶葉放進茶壺,拎起水 壺澆入,一股溫熱的蒸氣跟著茶葉散開。
燈沒有全點亮,前廳的明亮陪著後廳的漆黑。
這是我習慣的場景,熟悉的溫度。我繼續聽你聊親戚近況。
知道你為我擔憂,替我著想,代我為一些事生氣。
過了大概一個多小時,我起身離開。當我倒車要走,你站在門口說下 次回來再聊。我想,這不就是我回來的理由嗎?我們還會聊很多次天 ,泡很多壺茶,就跟之前的許多次一樣。想到這些極其日常的,總使 我安心。
但我現在才知道那是最後一次。
2011.03.10
情感裝置壞毀的一夜。而我甚至懷疑它可能永遠壞毀了。
2011.03.14
葬禮之繁瑣疲憊,大約是為了在短期間內讓人們以疲倦感替代悲傷。 經過一場大眠的恢復,人們才能養足精神專心面對各種悲傷。因為每 個人對於死者的記憶都是不同的。外公綽號青番,總讓我聯想起黃春 明那篇〈青番公的故事〉,但我卻覺得他從來不番。反而還挺開明前 衛的。關於這個老者和漁村生活的故事我還不打算寫,留著哪天寫作 之路面臨盡頭了拿出來用(所以要是看見我寫這些故事了表示我…… )。
說起來好笑,一個人的寫作盡頭常是以生活的起點填補的。
2011.03.25
前幾天跟聰威聊到「文體」這件事。我們都從村上春樹的長訪談裡看 到這個字眼。但始終不太確定這個詞彙的意思究竟是什麼。後來偶然 聽到某大師談到陳映真和七等生的「文體」使他著迷,我的眼睛突然 登地一亮。雖然他說的也只是使用字詞或句法的個人性之類的粗略定 義,但我開始慢慢覺得「文體」這個概念對於理解小說作品可能相當 重要。至少,我開始覺得,有些小說家的小說並非題材、格局、深度 或文字不好,而是在於他寫小說的文體跟他寫散文、雜文或評論的文 體沒有區別。而那樣的文體顯然是無法產生魅力的。不過我還是不知 道「文體」該怎麼清楚地解釋比較好......
2011.03.27
去久違了的小屋,看到熟悉的面孔窩在一起變紅變熱。三三的重量抵 在大腿上的感覺很清楚,她是個溫潤的小娃娃,時不時揮動雙手,試 著站起,咧開嘴笑著的感覺跟她爸真像。她時常握住我的食指,我覺 得她的手長大之後應該會跟她媽一樣修長好看吧~別人的孩子硬是比 較可愛,就像養在別人家裡的古代牧羊犬、柴犬或黑白貓..... .
下午加班途中,寒雨逼人,一個年輕母親帶著個約三、四歲的小女孩 。
小女孩踢著水窪,我一面看著母親任她踢水並不遏止,
一面也覺得這母親真不錯。
小女孩好像在測試什麼是鞋子和襪子濕掉的感覺,一次次踩水,
細雨還在下,我看得腳底逐漸失溫。
⋯⋯完全想不起自己是什麼時候第一次知道感受及描述寒冷,
那種被整座城市的冰冷雨滴包圍的低氣溫。
小女孩還在踩水窪等著過馬路。
四月號的魯迅專輯終於接近完工了。
為了製作專輯,看了一些參考材料,其中個人最推薦陳丹青在廣西師 範大學那本《笑談大先生:七講魯迅》。他看魯迅照片說「長得真好 看」,又說「魯迅先生的模樣真是非常非常配他,配他的文學,配他 的脾氣,配他的命運,配他的地位與聲名。」這就像尾崎豐就該有衝 動生猛的性格,長那樣不羈,唱那樣燃燒生命的歌,有那樣曲折的命 運。只可惜這次沒能邀請他來寫一篇。
不過「大先生」這個詞真是親切近人啊。可能我們看慣了魯迅橫眉冷 的看似有胃潰瘍的照片,其實不曉得他老人家頗好玩的。光是看他寫 那篇〈論「他媽的!」〉,可真是少見的有梗。國文課本應該要選這 篇才對。
2011.03.31
讀到隱匿〈壞掉的東西〉這樣的句子:
你不能因為你的人生壞掉了,就放棄。
你還得小心,不能把人生過得太好。
這可不容易。
⋯⋯
我但願我的人生是一首壞詩,而非壞小說。
至少詩比較短,聽起來也比較有氣質。
可是翻到下一首,隱匿又說:
如果一切都很好
我也確實是朝著目的地前進
清澈的覺悟如同垃圾漂浮
於發光的海洋之上
每當到了這個時候
感覺到的悲傷
無以命名
唉,感嘆之餘發點牢騷好了:
﹍﹍﹍﹍﹍﹍(牢騷分隔線)
「怎麼可能」的詩集名字很不錯,筆畫又好,
儘管我暗自期待隱匿的第二本詩集可以叫做
「老娘差不多也該出第二本詩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