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果認真分辨起來,身處同一斷代的七年級小說家們究竟共享怎樣的小說
美學標準?——請容我大膽地說——極可能是「節制」與「壓抑」。這類
的小說讀寫論調,最被熟悉的是美國小說家海明威所謂的「冰山理論」。
對於「小說可以說什麼」,老早已有太多小說家發展出喧嘩燦目的敘事路
數,而海明威則戮力於「小說可以不說什麼」的節制技藝。在他之後,以
這類節制文風聞名的還有美國小說家瑞蒙.卡佛,以及加拿大女作家艾利
絲.孟若。生於1980年代、長於1990年代後的寫作者,他們的身高體重與
電腦硬碟容量一起快速成長,網路資訊的頻繁交換與流通,造成文學訊息
的取得相對容易,外國翻譯文學與本土文學創作的出版種類也大為成長,
不論質量,均逼使這一代寫作者擁有豐沛的閱讀資源。

盛浩偉最早以〈父親〉一文奪下台積電高中生文學獎小說首獎,篇名雖為
「父親」,實際卻專寫弟弟對於兄長的敬畏與反抗,全文從未提及缺席的
「父親」。小說行文運筆之平穩,節奏之有致,內凝而節制,贏得當時決
審白先勇等人的讚賞。如今以〈半青春〉、〈飛人〉來看,盛浩偉依然不
失其內斂風格。〈半青春〉在小說主角收到國中同學的過世消息,進而回
想當初認識這位同學的種種過程。小說描述瘦弱的國中同學遭到霸凌的集
體暴力對待,原是一般通俗劇討喜的高潮情節,盛浩偉則以悠緩筆觸訴說
敘事者如何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同學慢慢被逼入沒有後援的處境,幾乎從未
伸出援手。乍看無事的小說瞬時變得面目可憎,猙獰不堪。

〈飛人〉以一句「這不要是一個悲傷的故事」開門,然敏感的讀者必定察
覺它將會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小說在敘事觀點的轉移裡切換來去,透過好
友之間的自我詰問與辯證,慢慢將故事推向一個悲傷的結局,最後以巨鯨
在空中緩慢游動的優美意象結尾。盛浩偉另有〈夏日午後事件〉,在精描
細寫的文句中,訴說禁忌而祕密的少年同性愛。他以雙線並行的交纏敘述
,交疊映照父親的家暴行徑與終於奔洩的死亡性愛,達致愛與暴力相生相
滅的古老命題。綜觀這些作品,隱約可以察覺到盛浩偉一意經營的主題:
少年時代的壓迫與創傷記憶。在他的小說世界中,只見少年們黯淡而憂傷
的臉孔,他們分別帶著創痛被迫長大,而大人們像是站在對立的暗面,鬼
魂般往復糾纏,揮之不去。這或許是一種被迫丟入成人世界的成長小說。
但歷經成人世界之價值觀、規則甚或性愛的刷洗啟蒙,被逼入光明世界裡
的少年,那塊傷痕陰影卻自內心覆蓋了全身。於是盛浩偉筆下的少年們彷
彿從未具備童騃的純真,那早在故事的開端就被毀壞殆盡了。



(本文是我在朱宥勳與我合編的《七年級小說金典》中寫的作者短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amloc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